智慧政务协同管理云平台项目建设及初步设计方案(初设文件用于项目上专家评审会) 二维码
1808
发表时间:2020-07-27 10:34网址:http://www.gxskm.com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514762794" 第1章项目概况7 HYPERLINK \l "_Toc514762795" 1.1项目名称7 HYPERLINK \l "_Toc514762796"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7 HYPERLINK \l "_Toc514762797" 1.3编制单位7 HYPERLINK \l "_Toc514762798" 1.4编制依据7 HYPERLINK \l "_Toc514762799" 1.5项目建设背景、内容、规模、建设期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0" 1.5.1建设背景 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1" 1.5.2建设内容 1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2" 1.5.3建设规模 1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3" 1.5.4建设期 1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4" 1.5.5建设地点 1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5" 1.6总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6" 1.7主要结论和建议1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7" 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8" 2.1项目建设单位情况介绍1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09"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1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0" 第3章项目需求分析1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1" 3.1各类用户需求1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2" 3.1.1用户分类和特点 1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3" 3.1.2各类用户的需求 1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4" 3.2系统功能需求1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5" 3.2.1公文办理 1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6" 3.2.2文书档案管理 2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7" 3.2.3会议管理 2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8" 3.2.4工作安排 21 HYPERLINK \l "_Toc514762819" 3.2.5督查督办 21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0" 3.2.6考勤管理 22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1" 3.2.7信息采编 22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2" 3.2.8宣传管理 22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3" 3.2.9信访管理 22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4" 3.3现有系统升级改造需求2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5" 3.4系统非功能性需求2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6" 3.4.1技术需求 2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7" 3.4.2安全需求 2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8" 3.4.3实施、培训及售后需求 2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29" 3.4.4接口需求 2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0" 3.4.5其他需求 2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1" 第4章项目总体设计2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2" 4.1设计原则2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3" 4.1.1高点规划,适度超前 2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4" 4.1.2顶层设计,统筹统建 2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5" 4.1.3问题导向,创新服务 2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6" 4.1.4机制创新,技术领先 3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7" 4.1.5整合资源,促进共享 3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8" 4.1.6强化管理,保障安全 3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39" 4.2建设目标3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0" 4.3平台总体框架31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1" 4.3.1业务框架 31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2" 4.3.2技术应用框架 32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3" 4.4项目建设主要参考标准3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4" 4.4.1技术架构 3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5" 4.4.2性能需求 3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6" 4.4.3非功能性需求 3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7" 4.4.4关键技术应用 3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8" 4.5数据安全设计5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49" 4.5.1基于消息的安全数据交换设计 5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0" 4.5.2备份与恢复方案 6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1" 4.6非功能性设计6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2" 4.6.1系统可靠性设计 6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3" 4.6.2系统可扩张性设计 6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4" 4.6.3系统易用性设计 6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5" 4.6.4系统可用性设计 6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6" 4.6.5系统可维护性设计 6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7" 4.6.6系统可管理性设计 6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8" 4.6.7系统安全性设计 6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59" 第5章项目功能建设6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0" 5.1统一工作门户6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1" 5.1.1通用门户 6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2" 5.1.2工作门户 71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3" 5.1.3个人中心 7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4" 5.1.4委托授权 7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5" 5.1.5日程管理 7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6" 5.1.6通讯录管理 7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7" 5.1.7电子邮件管理 7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8" 5.1.8全文检索 8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69" 5.1.9即时通讯 8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0" 5.1.10系统管理 8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1" 5.2移动政务APP11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2" 5.2.1登录认证 11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3" 5.2.2信息中心 11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4" 5.2.3待办事宜处理 11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5" 5.2.4流程中心 11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6" 5.2.5通讯录 11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7" 5.2.6公共文档 11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8" 5.2.7日程管理 11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79" 5.2.8会议管理 118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0" 5.2.9手写签批(E人E本) 11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1" 5.2.10即时通讯 119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2" 5.2.11地理定位 12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3" 5.2.12维护配置 12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4" 5.3智慧“办文”系统121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5" 5.3.1发文管理 12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6" 5.3.2收文管理 133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7" 5.3.3签报管理 140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8" 5.3.4档案管理 142 HYPERLINK \l "_Toc514762889" 5.3.5提议案管理 144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0" 5.4联动“办会”系统145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1" 5.4.1会议中心14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2" 5.4.2会议室管理14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3" 5.4.3材料报送14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4" 5.4.4议题管理146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5" 5.4.5会议发起14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6" 5.4.6会议审核14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7" 5.4.7通知确认14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8" 5.4.8会议记录147 HYPERLINK \l "_Toc514762899" 5.4.9会议关联14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0" 5.4.10会议督办14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1" 5.4.11查询统计14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2" 5.5协同“办事”系统14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3" 5.5.1信息采编 14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4" 5.5.2接待管理 15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5" 5.5.3人员外出管理 152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6" 5.5.4考勤管理 156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7" 5.5.5车辆管理 159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8" 5.6督查督办系统160 HYPERLINK \l "_Toc514762909" 5.6.1督办立项 160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0" 5.6.2督办任下达 160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1" 5.6.3督办任务办理 16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2" 5.6.4督办催办 16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3" 5.6.5任务变更申请 16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4" 5.6.6督办考评 16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5" 5.6.7督办分析报表 162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6" 5.7CA电子印章系统162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7" 5.7.1公章管理 162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8" 5.7.2数据加密 163 HYPERLINK \l "_Toc514762919" 5.7.3联合盖章 164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0" 5.7.4打印份数控制 164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1" 5.7.5打印隐藏 165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2" 5.7.6签章印章 166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3" 5.7.7回收修改 166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4" 5.7.8编号标引 167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5" 5.7.9多版式印章 167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6" 5.7.10分页打印 16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7" 5.8数据协同共享中心16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8" 5.8.1数据中心平台 16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29" 5.8.2基础数据库 16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0" 5.8.3公文数据交换 17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1" 5.8.4系统整合 175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2" 5.8.5数据对接 17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3" 5.9应用支撑云平台179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4" 第6章项目组织与管理18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5" 6.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与建设周期18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6" 6.2开发组织方法181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7" 6.3项目组织结构183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8" 6.4项目质量管理及控制185 HYPERLINK \l "_Toc514762939" 6.5项目培训和推广185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0" 6.6项目验收186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1" 6.7项目运维管理186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2" 第7章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应对187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3" 7.1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187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4" 7.1.1风险识别187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5" 7.1.2风险因素分析188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6" 7.2风险对策和风险管理189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7" 7.2.1风险防范的基本方法189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8" 7.2.2项目的风险防范对策189 HYPERLINK \l "_Toc514762949" 第8章总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项目预算193 HYPERLINK \l "_Toc514762950" 8.1总投资估算的范围193 HYPERLINK \l "_Toc514762951" 8.2总投资估算及来源193 HYPERLINK \l "_Toc514762952" 8.3项目预算清单193 HYPERLINK \l "_Toc514762953" 第9章经济和社会效益194 HYPERLINK \l "_Toc514762954" 9.1项目经济效益194 HYPERLINK \l "_Toc514762955" 9.2项目社会效益194 XX市“四级一体”电子政务管理云平台 项目建设单位:XXX 单位负责人:XXX 项目责任人:XXX XXXXX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国信[2006]2号); 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中办发[2006]11号);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5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关于印发《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的函,工信信函﹝2013﹞2号;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 《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发〔2016〕30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数字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1526-1989);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GB/T13502-1992); 《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14085-1993);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7);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电子政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以及组织系统制定的业务和技术规范,包括信息资源标准、数据交换标准、项目管理标准等几个部分。 为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十九大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一改革要求,从政务信息化工作全局出发,以建设互联网+“服务型政府”为核心提升行政效能便利群众办事为宗旨,坚持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入推进“放、管、服”各项改革工作,大力开展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以“大协同”提高办公工作效率,深度融合“办文、办会、办事”的信息资源,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融合应用,进一步促进提高XX市各级人民政府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规划建设XX市“四级一体”电子政务管理云平台。 深化建设全市统一工作门户 统一工作门户运用相应门户及UI技术,根据政府部门的工作习惯与特点,沿用政府网站风格,为政府部门搭建信息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信息门户是汇聚各类政务信息、了解政府工作动态、查询公文材料、查阅会务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实现网上办公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信息门户也可以为部门提供向领导报送重要信息的渠道,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信息辅助。 深化建设移动APP系统 在移动 APP 上完成日常政务管理工作。实现APP融入系统形成统一的操作界面。解决部分用户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便捷、灵活办公的困扰,实现移动端的协同办公,并可根据业务的紧急程度与业务的涉及对象对移动办公内容进行扩展。应包括移动办文、移动审批、日程安排、文档查阅、即时通讯、通知管理、通讯录等功能。APP还应实现智能化语音功能,实现语音记录及查询功能。 构建智慧“办文”系统 建设智慧“办文”系统支持对请示、草案、议题、决议、简报、公报等相关公文类型材料提供在线拟稿、文稿状态、发文审核、发文签章、文档分发、发文统计、联合发文、收文管理、督办催交、公文交换、个人文件夹、公文知识库等功能。实现按照文档字数提供阅读时间估算、公文便签、全文检索、检索报表、个人收藏等功能。系统需支持OFD、PDF等主流格式,提供可视化配置公文处理流程,支持固定流程和临时流程,支持流程环节的自动转发,支持配置节点权限。提供自动排序、授权办理等功能。 建设联动“办会”系统 联动“办会”系统包括了各级政府部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议管理,在会议地点上,系统应与相关会议场地信息化系统实时交互,会议资源网络预定等会议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线上通过系统通知与会人员并获取反馈信息,线下通过纸质告知单的二维码扫描亦可获取人员参会信息。在会务日程、议程、材料等各个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联动会务体系。 打造协同“办事”系统 协同“办事”系统包含了政务办公工作中的材料文档管理、审批管理、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邮件管理、任务信息、话题讨论、信息采编、请假管理等流程化业务功能的规划设计和配置。通过图文编辑器即可任意设计表单图表,同时设计平台提供丰富的控件类型(数字、日期、文本、复选、单选、流水号、重复项表格字段等),不需要专业开发语言,仅仅通过点击操作就可以快速完成设计,并可便捷的实现相同甚至不同系统间的导入和导出;此外还可以将表单样式导出到本地,再次导入时包括样式和表单元素均可一起导入;系统应能够根据表单的内容进行任意的统计设置,并支持表单报表导出、支持结果转发协同和内容转发协同功能。 深化建设督查督办系统 基于平台“办文、办会、办事”的基础上,按照督查督办的要求,在流程中同步实现督查任务发起、跟踪、检查、提醒、定期汇报等功能,建立不同的督查督办类别。工作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督查任务的要求及时反馈督查意见,督办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所有的环节和状态。对各类督办任务(重要会议决议、领导交办、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工作、常规工作等)明确下达分配给相关单位、工作逐级分解、执行协作沟通、执行实时反馈等进行全周期管理支撑。能够向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实时的、客观的、体系化的督办事项执行进展及关联视图,通过对任务办理过程的跟踪和监督,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建设CA电子签章系统 实现多套系统和电子印章的协同,提高办公效率;按照“一套系统、一次验证、一个界面、多级应用”的总体建设思路,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一体化的、覆盖信息产业的、统一电子签章平台,满足跨时间、跨区域、跨部门的印章应用要求;根据不同的业务,建立分类的印章管理体系,形成可追溯的印章审批流程,促进政府信息化进程。 建设数据协同共享中心 数据中心将有效整合智慧政务协同管理云平台中的操作行为数据、文件材料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库等资源,形成大数据资源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跨领域、跨渠道的综合分析,了解政务管理需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做好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有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XX市“四级一体”电子政务管理云平台的海量数据分析,建立分析模型,形成工作考核评价,以报表的形式分析各领域效能指标,为市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构建应用支撑云平台 作为智慧政务协同管理云平台的基础支撑,提供平台的基础管理功能,为资源管理、应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新应用的创建提供基础服务组件。具备统一的权限、门户、流程、报表、内容、集成以及建模等基础引擎支撑功能。 按照“平台+应用+数据”的设计理念,建设基于云计算构架设计的政务服务云支撑平台,以满足全市政务管理功能应用、各级各部门系统集成以及后续的应用扩展需要,从而构建开放、协同、智能、互联、弹性可扩展的软件环境,为XX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撑平台。 XX市“四级一体”电子政务管理云平台的建设应用范围涵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包括市政府各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中央、省垂直部门;3区、5县政府及其部门;各镇、街道办事处;各级相关公共服务单位。 本平台预留社区、村级系统服务接口,便于后期向基层延伸,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 2018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主体建设工作,2019年6月底前完成系统完善、培训、系统试运行等工作。 后期工程:根据XX市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继续推进政务协同管理等其他项目建设,形成全市政务协同一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