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选型的最佳实践 二维码
359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选型的最佳实践 很多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选型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源和精力,但系统最终
上线运行之后的效果却与原来的初衷适得其反,管理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有时候甚至
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资源去维护系统。姑且不谈实施过程的投入,系统选择过程本身就已
经耗费了企业大量的资源,让决策本身进入了一种纠结的状态。系统选型成了一件让人力资 源部门和 IT 部门都很头疼的一件事情。那么究竟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呢? 在进行选型的时候,软件供应商都会把他们软件方案中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决策
者而言难以做出判断,如何有效的应对这样的局面?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与人事信息软件的区别 对于人力资源业务而言,大多数软件的功能和流程的技术实现都是可执行的,只是周期
和成本投入的不同。作为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外包与管理信息化咨询的专家,和致的顾问认为,
在进行选型之前,人力资源职能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业务定位,这种定位通常是基于当前 的运营现状和未来 3-5 年的业务规划之间的一个发展判定。
对企业而言,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在中国,很多企业处于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 管理的转型期当中,这就要求在进行软件的选择的时候需要对软件设计的理念,功能模块之 间的逻辑关系有所了解。人事软件的价值在于记录各个业务模块必要的人事信息,同时能够 对部分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以保障数据的及时准确;而人力资本管理软件不仅仅是在于信息的 记录,组织管理、人事数据管理、岗位管理、基于岗位的薪酬管理、任职资格管理、基于岗 位的绩效管理各个业务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的。它的着眼点是基于规范的人力资 源管理模式,作为解决人员的招聘、人才的保留与发展、劳动力规划等高阶的管理问题的技 术工具,因此对于维护和管理的要求要高于人事信息管理软件。“组织在考虑引进或者更换 人力资源系统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未来的管理要求”,指导某航 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统统选型项目的和致公司首席顾问羿平女士这样说。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选型工作流程
研究评估选择实施控制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
阶段一:研究
最初的研究阶段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关键点在于了解组织的近期人力战略规划。另外, 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近期和中远期的业务目标和需求,从全局角度考虑软件的功能需求范围和 重要紧迫程度。
同时,还要仔细考虑通过对现有系统的升级是否是可行的方案,还是必须要投入大量的 资源去引入一套全新的系统并进行客户化。和致顾问提醒关注以下几点:
明确软件实施的目的背景
明确业务运营需求及建立场景描述
识别关键利益方并获取他们的意见
选择合适的项目成员
达成内部共识并制定需求清单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规划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关系
建立候选产品清单
在判断业务需求与规划方面,和致公司拥有成熟的工具——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扫描系统
(HR Scanner),在帮助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吉利汽车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分析时,
这个工具在业务诊断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扫描是和致顾问经过十几
年的经验积累,将国际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当中各项人力资源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标准化
工作,总结出了近 300 条标准人力资源活动。它背后嵌套的是一套严谨的分析模型和逻辑,
能够有效判断出当前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的效率和内部客户满意度。
阶段二:评估
当你初步抓取了不同业务模块的软件功能需求,你就可以开始邀请软件供应商进行现 场评估,基于前期的需求功能概要,可以对不同产品的不同功能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评价。
和致的系统选型经验显示,评估阶段的重要工作环节往往包括以下几方面:
需求列表及优先级明细
将需求概要提炼、转化、升级为软件评价标准
基于软件评价标准,向软件供应商发送 RFI(Request for Information)
收集各家软件供应商的 RFI
基于 RFI,对各家软件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
基于软件评价标准,通过 RFI 的反馈,排出软件供应商的初步优先次序
阶段三:选择
和致的系统选型经验告诉我们,即使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工作都做的很完善,依然有可能 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更为精细且与业务紧密相关的功能列表,进行功能点 的深入比较分析。基于对各个功能需求点的实现优先级的清晰定义,将各家软件的相应功能 模块的支持程度进行详细比照,这一过程通常需要邀请软件供应商反复进行讲解与演示,面 对面的了解他们的软件功能能够多大程度上实现你的产品。 为你的关键核心需求建立业务场景剧本
了解各个软件的报价模式及价格范围
邀请进入复试的软件供应商进行沟通
组织进一步的产品演示与讲解
评估软件供应商/实施商的实施策略
进行 TCO(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分析与 ROI(投资回报-Return of Investment)分析
建立可选的解决方案
建立解决方案的评判标准 |